close

不免要潑一下這個標題的冷水,因為真的要算的話只有七天而已,因為前後兩天都只是跨日搭的飛機而已。

 

這篇文章的字數爆多,我相信很多人看不完,如果你不想看文字的話,就滾輪嚕一嚕或是直接連到相簿去看吧 ~

 

第一次搭這種中長程的飛機不是普通的難熬阿,在飛機上一直看著到達目的地剩餘時間,來回都是,看著看著會開始發呆,到了目的地之後你會想剛剛在飛機上你在做甚麼 ? 結果我甚麼也想不出來,因為我在發呆,還是頭一次知道發呆可以發出神 ... 。

 

澳洲被稱為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整個國家很大,畜牧業很發達,不過也因為如此,科學家說就是因為動物放的屁太多,所以澳洲上空的臭氧層才破洞,當然這種說法可信可不信囉,也許是真的,不過聽起來真的滿好笑的就是了。

 

這七天去了澳洲三大城,布里斯班(布里斯本)(Brisbane)、墨爾本(Melbourne)、雪梨(Sydney),來往之間又坐了兩趟國內班機。

澳洲的海關是出了名的嚴格,出境前要填一張單子,上面很多東東,反正你帶甚麼都要申報,沒申報被發現就罰錢抓起來。

 

終於離開坐了九小時的椅子,我一度懷疑我真的坐了九小時真的沒離開過嗎 ? 不過這是真的。

一走出飛機在空橋就看到兩隻無尾熊(不是樹上的),我很確定我人在澳洲。

剛到澳洲

▲空橋上,我一直很想知道G'DAY是啥意思 ?

原本的行程是要去布里斯本市區的,但是你們也知道某熱帶氣旋(澳洲叫Cyclone (音:塞可攏))把布里斯本淹得好像要滅城一樣,然後每個都在問我淹水你要去喔 ? 我只能無言的看著他,因為我也只能去啊 !

但是一到那導遊就跟我們說那個熱帶氣旋是在昆士蘭省北部,而我到的布里斯本在昆士蘭省南部,距離那個災區有700公里遠(整個昆士蘭省有42個台灣大),完全沒影響,有影響的就是剛剛說原本要去布里斯本市區的但是改去SKY POINT,又稱Q1,是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大樓。

景觀台一上去就可以一覽整個看黃金海岸市和黃金海岸沿岸。

Q1,車上拍歪歪的

▲這是在車上拍的,它不是比薩斜塔喔 !

SKYPOINT(Q1)

▲SKY POINT(Q1)

裡面的電梯天花板超帥的,它不像一般電梯只有數字再跑,裡面的天花板有個類似動畫的東西。

▲Q1電梯頂

黃金海岸沿岸(Q1上面)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沿岸(Q1上面)

▲黃金海岸

Q1上面

▲黃金海岸市景,有點像小人國

雖然黃金海岸有80公里長,但是實際上有人的海灘也沒幾塊,大部分都在Q1前面的海灘,不過我照片都是拍遠景,海灘有人的照片在相簿自己翻吧。

黃金海岸那個區域就是黃金海岸市,不是只有指那一個海灘而已,整個市大約60萬人。

下了Q1時買了一瓶水,澳幣2.XX元,換算台幣60.70元哦,而且這還便宜的了,通常都3元甚至4元以上,到澳洲就要有大陸人不眨眼花錢的精神,當然我不是大陸人所以花錢還要眨眼,而且要很多下。

現在澳幣乘以30差不多就是台幣的價格,聽起來跟美金一樣,但是澳洲的物價又是台灣的三倍,簡單說台灣要10元的東西澳洲要30元,或著更貴,我只知道我這孝順的小孩幾乎沒有花錢。

順帶一提,現在澳幣比美金還大,澳洲是金融海嘯唯一沒有受很大影響的國家,因為澳洲的製造業很少,科技產業也不是很多,農業甚至占了大半。

 

離開Q1繼續下一個景點,名人碼頭,又稱幻影碼頭,那裡算是一個小型的商場,但是不知道是因為我們去那時非假日還是原本人就很少,感覺沒甚麼人在買東西的樣子 ?

導遊推薦那邊麥當勞的冰淇淋,那冰淇淋應該是澳洲裡最便宜的東西吧,因為我不知道分和毛哪個比較大,我只知道換算出台幣是15元而已,這在澳洲是非常非常便宜的價格,不過那冰淇淋的大小也比台灣的小一號。

另外還有超大碗的咖啡,整團好像只有我們去點了這東東,點的時候還不知道要怎麼講,所以我姊就跟店員說「Biggest」,然後那店員就跑去某個櫃子拿了一個很大碗的陶瓷容器,問我們是不是這個,而我跟我姊做的就是頻頻點頭,其實他也沒問甚麼啦,點頭回應就好。

雖然很大碗,但是滿好喝的喔,只是每個景點停留時間有限,不能慢慢品嘗,只能速速喝完,然後去碼頭上拍拍照。

但是碼頭上也沒甚麼觀光客,只有很多艘很孤獨的遊艇和很刺眼的太陽。

超大的咖啡(一碗公)

▲這碗咖啡有一個碗公那麼大,我們家四個人一起喝還是好撐(咖啡是卡布奇諾)

那咖啡超大碗的

▲吸管只是好玩的啦,哪有人用吸管喝咖啡的 -.-

摁...

▲名人碼頭

在這拍了好多照片,但是真正有被我留下了只有幾張,很多照片不是背光就是背景很難看,阿反正就很難照啦,我也不知為什麼。

 

離開這有點冷清的碼頭後驅車前往名聞遐邇的黃金海岸囉。

澳洲的街道都滿乾淨的,我不是說沒垃圾是說整體的道路和人行道都滿整齊的,不會有台灣一排機車的世界奇景或是很不對調的景觀。

靠近黃金海岸時在路上就可以看到很多只穿泳褲、褲子、泳裝、比基尼、拿著衝浪板的小伙子或大伙子(?)穿著夾腳拖或赤腳走來走去,這種景觀也只有在外國才看得到吧 ~

我們到一個人比較少的海灘,那裏的沙子真的很白、很細,踩起來很舒服,腳趾一往下用力半個腳就陷進沙灘裡了。

黃金海岸

▲看海水不是看腿毛 !

黃金海岸

▲黃金海岸,我的臉左邊有個怪怪白白三角形那是一個人在衝浪拉著那個像降落傘的東西

不過說真的也沒甚麼好拍的,去體會沙灘遠比拍照來的有意義,其實黃金海岸跟我自己想像的滿不一樣的,雖然我具體說不出我想像的海灘是甚麼模樣,但就是感覺不一樣 ~

 

牛排欸

▲晚餐,牛排跟薯條都好吃

澳洲人吃晚餐的時間大概是五點就吃,不像台灣大概七點才吃,所以我在吃這頓餐的時候外頭還萬里無雲,絲毫沒有北邊有被熱帶氣旋襲擊的現象。

第一次吃這種牛排,我是說那種牛排上有紋路的牛排,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不知道那是甚麼方式熟的,應該是烤的吧 ... ?

那牛排只有五分熟,裡面的肉切面都還紅紅的,不過不會有沒嚼勁咬不下去的狀況,薯條也超好吃的 !

話說這張照片純粹是讓人流口水的 XD

 

因為我沒看行程,所以我本來以為吃完晚餐就可以回旅館了,坐那麼久飛機,一下來就玩,其實滿累的說,但是晚上還有一個活動-看螢火蟲。

螢火蟲是在離住的旅館一小時車程的自然橋國家公園,而且還是自然橋的專車來接喔,整台車上有三團,因為去看螢火蟲要預約,所以都是很多團搭同部車去,至於為啥要搭專車等下再說。那台車子很酷的一排有五個座位,比一般遊覽車的座位還多,但是相對座位也小。

要搭專車的原因是因為自然橋國家公園是一個很注重生態動物保育的國家公園,到那之前的山路車上不能開燈,只有一盞很微弱的逃生燈,還有司機前面開的大燈,要這麼做的原因當然就跟動物有關啦,解說員(不是導遊囉是國家公園的專業解說員)說要關燈是為了保護夜行性動物,如果突然有很亮的東西,牠們的眼睛或突然看不見,後果不是撞車就是撞樹。

還有解說員說隨時可能會緊急剎車,因為路上可能會有馬阿、袋鼠阿的動物會在路上,我其實滿期待突然剎車看看動物在路上的奇觀的,但是都沒遇到,遇到我可能也看不到吧,我坐得滿後面的。

到國家公園之後,一樣不能開燈,下車之後只有很多手電筒的燈,連路燈都沒有。

大約十個人配一個解說員,我們跟著一個滿漂亮的解說員(跟車上不同個)憑著微弱的燈源走在路很小又潮濕(去之前有下雨)的山路走,沿途有還有看到螢光香菇,和少數的螢火蟲,不過那真的沒啥光源,拍下來也是黑漆漆一片。

走到一個有門的山洞前,手電筒就被收走了,意思就是我眼睛就算張開也是甚麼都看不到的,一走進去就看到遍部整面牆的螢火蟲,超級多的,就跟你看銀河系整片天空的星星一樣,但是裡面禁止拍照。

出了山洞(那山洞是人工的啦)後螢火蟲比較少了,而且也可以拍照了,但是真的變比較少,可能環境沒有那山洞好吧 ! 我很努力地用相機拍那幾個小點的微弱光源,但是我的相機調成高感光也只能捕捉到幾隻。

那是螢火蟲,不是星星!

▲這不是星星,是螢火蟲 !(高感光模式好像沒有防手震)

其實螢火蟲的品種很多,而澳洲的是藍綠色的,台灣是黃色的,解說員說螢火蟲的顏色其實很多,甚至有紅色的,而螢火蟲只是一個代稱而已,所有會發光的蟲都叫螢火蟲,所以螢火蟲只是一個廣泛的俗名而已。

又花了一小時回到旅館後,洗完澡看著澳網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今天的景點只有一個,夢幻世界。

夢想世界

▲夢幻世界

不要看這個建築滿大的,其實很小,很不怎麼被注意的入園門口。

 

你一定第一個想裡面有很多遊樂設施,但是這個有兩大區,一部分是水上的,但是好像沒開放,因為我沒看到人,而另一部份就是我們去的地方,但是遊樂設施不多,而且跟動物園在一起,有點像是月眉跟六福村組合的縮小版。

雖然有遊樂設施,但是我們主要要去的地方是動物園,裡面有很多動物,也就是澳洲著名的袋鼠、無尾熊等,但是在看動物之前還要看另一個重要的秀-剪羊毛秀。

走到一個不起眼的鐵皮屋,裡面有頭上角很怪的羊、綿羊、脖子很長的羊、羔羊,還有兩條狗 ! 我一開始還疑問要狗幹嘛 ? 還懷疑那是狗嗎 ? 因為狗跟羊實在格格不入欸。

後來要開始剪毛時才知道那兩條狗是去趕羊的…。

從正面看

▲牠的腳真的很帥,看起來很兇

綿羊

▲綿羊

應該是羔羊

▲羔羊

不怎麼可愛

▲脖子很長的羊,不怎麼討喜

在兩位牛仔前段不知道在講甚麼之後,終於要進入正題了,也才知道狗是要幹嘛的,兩隻狗跑到一台貨車上把上面的羊趕到場地中間來,然後一個抓了一隻羊的兩隻前腳,拖到剃刀旁邊,突然為那隻羊感到好痛。

▲狗趕羊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隻羊知道自己毛將被剃下的命運已定,感覺牠已經呈現半死呆滯狀態了 ... 接著就是剃刀的馬達聲和一層層被嚕下來的皮囉。

▲剪羊毛,時間有點長(我上傳這個一直錯誤- -)

剪完之後他們拔了一搓羊毛下來,然後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分給觀眾,不過大陸人真的是超級會搶,我快拿到時毛就沒有了,不過我媽不知道去找了哪位人士要了一搓毛來 ?

剛剪下來的羊毛

▲這是完全沒處理過的羊毛喔 !

看完秀後,繼續走到動物園去找澳洲國寶動物-無尾熊,無尾熊睡覺真的超級可愛的,不過要是牠是抱著你睡保證你說不出這句話,之所以牠能在樹上睡覺當然就跟牠利刃的爪有關啦,要是你的身體是樹幹,請自行想你的身體是不是會好幾孔噴血 ?

有無尾熊當然就有袋鼠,但是袋鼠感覺就沒有無尾熊那麼的新奇,可能袋鼠數量太多了吧 XD

根據2008年(應該是)澳洲抽樣調查澳洲的野生袋鼠還有3200萬隻,無尾熊只剩下4萬多隻,兩個差了800倍欸,我以為無尾熊跟袋鼠一樣多的說,而且要看到野生的無尾熊似乎滿困難的。

會來這個夢幻世界當然有原因,除了可以看無尾熊外還可以跟無尾熊拍照,不是你拿著照相機對著後面樹上的無尾熊然後把自己的人丟進鏡頭拍喔,是手上抱著無尾熊拍照 !

不知道他在練哪國功夫

▲這隻袋鼠不知道是不是在打太極拳 ?

這袋鼠不知在做啥

▲他的動作真的很酷

袋鼠

▲一堆袋鼠

表情有點錐

▲無尾熊的指甲弄到我很癢

無尾熊

▲牠的指甲扣在樹枝上

無尾熊

▲無尾熊

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這群人太吵了,其中兩隻無尾熊有醒來動了一下,好像還在抓癢 ?

▲真的很可愛哈哈

無尾熊看了,袋鼠看了,不過還有一個動物雖然不是只有澳洲有但是不常見到的動物-白老虎。

白老虎跟正常老虎其實沒甚麼差別,差別就只是膚色的不同罷了,而且在訓獸員的下老虎跟狗一樣聽話,絲號不覺得老虎很兇 ...

會有訓獸員表示甚麼 ? 表示有表演阿 !

▲爬樹,沒拍到老虎下來的樣子 :|

▲這是跑障礙賽嗎 ?

▲吃肉

老虎瞬間跟狗一樣

站的姿勢跟狗一樣,老虎好像很喜歡喝那個

抓癢,姿勢跟狗一樣

▲抓癢動作也跟狗一樣

高傲

▲高傲的呢

我一直在講動物園,好像都沒提到這樂園的另一部份欸,會這樣是因為我只玩了一個叫做雲霄機車的的設施,其實就是雲霄飛車啦,不過他把車體做成摩托車的的樣子,而且速度沒有很快大概就跟六福村的咕咕列車差不多吧。

雖然樂園內還有其他設施,但是其他設施不是我不喜歡就是沒興趣。話說澳洲人玩遊樂設施都不會尖叫欸,我看那自由落體從上面滑到下面都沒幾個人叫,外國人玩遊樂設施都這麼安靜嗎 XD

出去樂園前又依導遊推薦的冰淇淋買了一隻,好像是臻果口味的吧,他說來到不一樣的地方就要吃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導遊有說道甚麼特別的通常我們都有趣體驗一下,不過我沒有吃那冰淇淋,因為該死的肚子跟我說吃下去你就等著看吧 :(

榛果冰淇淋

▲榛果冰淇淋

晚上看了一場魔術秀+歌舞+雜耍團的表演,洗澡後看看澳網就睡著了,兩天都搞到快12點才回到旅館真的超級無敵累,隔天一早就有令人折磨的事情 ... 。

魔術秀大刊版

▲魔術秀刊版

裡面因為版權不能拍照錄影,而我也不會敘述表演過程,然後整體來說並不是說非常好看(不是不好看),所以不多講了。 

 

在布里斯本兩天,感覺就是地超級大,幾乎看不到房子,應該是因為我在郊區吧 ! 住了旅館又是高爾夫球場裡那種休閒旅館,不是在擁擠的都市內,除了第一天中午吃飯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華人商圈之外,好像也沒甚麼地方有那麼密集的建築物在一起。

然後就是澳洲跟日本一樣都是靠左行駛,我也不知到為什麼沒有像去日本一樣那樣不習慣欸,只是過馬路有點奇怪而已,因為澳洲有兩種斑馬線,一種就是一個像通道的斑馬線,另一種就是跟台灣一樣那種一段一段白色相間的斑馬線,跟台灣一樣的這種斑馬線如果有行人靠近,澳洲的法律規定車子一定要停下來讓行人先過。澳洲人過馬路要在紅綠燈柱子上岸一個按鈕行人的紅綠燈才會亮。

要按這個路人的紅綠燈才會亮

▲按這個行人的紅綠都才會亮,每個路口都有

斑馬線

▲斑馬線

斑馬線

▲通常都是這種斑馬線居多

 

 

 

一早的折磨當然就是指早起啦,這天的morning call時間是早上4.45也就是台灣的2.45,每次想到台灣的時間比澳洲慢就覺得很奇怪,尤其到了墨爾本和雪梨快台灣三小時更是覺得奇妙。

離開布里斯本的早晨 

▲布里斯班的早晨

但是這兩三個小時的時差卻不會覺得因為時間比較快而不想睡覺,大概是因為玩得體力都被耗光光了,回到旅館時間幾點都是洗澡完就不自覺地睡著了吧,而且時間跟著澳洲跑,也不會覺得特別快。就只是覺得台灣才x點而已好慢喔,就像我十二點要睡覺了,會想到台灣才十點,然後就會覺得,台灣好早喔,要我十點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然後瞬間就進入夢境裡了。

4.45起來做甚麼 ? 趕飛機 ! 一早就要搭國內班機到墨爾本去,布里斯班的機場大廳很空曠,雖然其他機場也很空曠,但是布里斯班的機場特別空,他們check in不是到甚麼櫃檯去,而是跑到一個比提款機稍小的機器去check in。

check in自己來

▲自行check in

搭了袋鼠航空(澳航啦)到墨爾本後,時差又比布里斯本快一小時,比台灣快三小時了。

下了飛機後吃完午餐後開始今天下午的市區觀光,到亞拉河岸旁的聯邦廣場,我忘記是甚麼原因建起來的,裡面類似一個小型的美術館,不過時間很少,好像沒看多少就出來了欸。

裡面有些原住民的作品,和一些怪怪的藝術品,因為旁邊是河,比較沒有高樓會把光線擋住,所以整個廣場採光很好,不會像故宮黑黑的只有鹵素燈照著作品有壓迫感。

聯邦廣場內的美術展

▲因為是愛心所以我拍了他

聯邦廣場內的美術展,上面寫I AM NOT SORRY

▲I AM NOT SORRY

聯邦廣場內的美術展,很不合比例的東西

▲原住民的作品

出了聯邦廣場到處都是澳網的東西,今天剛好是澳網男單決賽的日子,隨處都可以看到澳網的旗子還有賣澳網紀念品的臨時店鋪,走到跨亞拉河的橋上還可以看到澳網場地的其中一個,比較可惜的是看不到中央場地,不過好像也是第二大場地了。

澳網場地之一

▲澳網場地

 

雖然這小段路只有10分鐘左右,但是走走停停的,快熱爆了,在40度高溫下走路跟在烤箱裡面走路是一樣的意思。

走到的下一個地點是維多利亞藝術館(Gallery of Victoria)

維多利亞藝術館

▲維多利亞美術館

維多利亞藝術館,這張畫要3200億美金(沒記錯的話) 維多利亞藝術館,有沒有發現地板都跟自己視同個方向? 維多利亞藝術館,不知道甚麼原理

▲有沒有發現不管我從哪個角度照這張畫,地板都是朝著你直線延伸 ? 這張畫超貴的喔。

話說澳洲的藝術館比較不一樣的是,他們的作品大部分都可以拍照,但是不能用閃光燈,好像是對油畫會有影響吧。

重點來了,不能用閃光燈,我在拍這張照片時剛好在對焦照片,然後旁邊某位大陸人剛好用閃光燈拍了一下,結果那個管理員就跟我說不要用閃光燈(他用英文講啦),我本來想否認是我用的,不過我才講兩個字又被他打斷了 orz ... 結果是那位大陸人沒事 -  -

 

走了兩個藝術館,現在要去看企鵝了 ! 不過要搭兩個小時的車到那,然後又要搭兩個小時的車回來,而企鵝出現的時間是晚上九點多,所以我這天又必須在12點甚至更晚才能回到旅館。

我們要去看企鵝的是一個叫飛利浦島的(Phillip Island)的島,這個島還不小喔,從這端開到島的另一端要20分鐘左右,有些退休的澳洲人會搬來這裡過完他們後段的下半生,這裡有個小沙灘,感覺就滿安逸的。

看企鵝要到這個島來看不去動物園或水族館看企鵝一定有他的原因,很多人刻板的印象是企鵝一定是在很冷的南極大陸或冰川之類的極寒之地生存,不過我們要去看的企鵝不但沒有冰也沒有甚麼極寒,就是在常溫下出現的企鵝。

那裏的企鵝會在早上出海覓食,然後晚上游回來歸巢,而且在走到海灘的路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企鵝的另一伴在巢穴這邊等他們的情人喔,企鵝也是一夫一妻制的,走錯洞還會被踢出來,人類這點也許該學學企鵝 ? 我們去看的企鵝叫神仙企鵝,是所有企鵝裡品種最小的企鵝,大概只有30公分高左右,

所以我們是去看企鵝從海裡游到出來走到巢穴歸巢,有些企鵝走幾百公尺就可以到了,但是有些企鵝要走到好幾公里才會到他的巢,企鵝彼此會發出聲音來找對方,這應該叫共鳴吧 ?

話說這企鵝走路的模樣感覺就是人類走路樣子要快跌倒快跌倒的感覺,每一步都感覺牠快跌倒,然後要快又快不起來的樣子 XD

因為這個保護區不能拍照,所以我沒有照片給大家看,不然我超想拍的,因為拍不到真的企鵝所以在這個保護區的照片超少的。

Philip Island

▲飛利浦島的形狀有點像海豚,這張好像是科學家紀錄企鵝的行徑日期

看企鵝的票

▲看企鵝的票

 企鵝會跑到你車下喔(神仙企鵝是最小品種的企鵝)

▲停車場告示牌,汽車下可能會有企鵝表示企鵝真的很小隻

又是一個晚到旅館的一天,不過這是這幾天來最後一次這麼晚到旅館了,後面幾天都比較早一些 ~

 

墨爾本的第二天早上還是一樣在市區,但是沒有去看藝術館了,也沒那麼多藝術館給我們看啦 !

這次改去教堂,聖派翠克大教堂(St. Pactick),這是一個天主教哥德式建築的教堂,在教堂門口拍照,基本上的相機要超級廣角材拍的下,要不然就是相機就是要那種可以拍全幅照片功能的才拍的下,我的相機在三年前標榜是廣角的相機,但是一樣拍不下 ... 大部分的人都拍不下。

所以我們跑到另一個導遊說可以把整個教堂拍下來的地方拍照,但那不是正面。

聖派翠克大教堂

▲聖派翠克大教堂

聖派翠克大教堂

▲聖派翠克大教堂

聖派翠克教堂-彩繪玻璃窗

▲聖派翠克大教堂內,彩繪玻璃,外面看進來是黑的喔

聖派翠克教堂-椅子

▲聖徒坐的椅子

這教堂很大,原本我們剛到時裡面剛好在舉行教會不能進去參觀,不過我們要離開時他們也結束了,剛好可以進去小瞧一下教堂內部,不要說這種大教堂,我連普通那種小小教堂都沒進去過,所以這算是我第一次跑進去教堂看吧。

我對宗教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倒是對這些教徒蓋起來的教堂感到讚嘆,裡面真的很壯觀喔,不過主壇不能拍攝就是了。

 

市區觀光還沒結束,還有一個叫費茲羅花園的公園要去,一個真的該叫它公園的公園(我沒有在繞口令啦),等下就知道為啥我要這樣說了。

這公園很大,但是是一個很正常普通的公園,但就是很大,地美、樹也壯,這個公園裡面有一個小屋叫庫克小屋,是第一個在澳洲這個領土插上國旗的人,那真的叫小屋,因為很小,不過澳洲人就是隨處都會想到錢,進去要4塊澳幣(120元台幣)的樣子,而那小屋裡有甚麼我不知道,導遊只說裡面沒甚麼好看的,那4塊澳幣不值得花。

為什麼我會說澳洲隨處都會想到錢 ? 機場的手推車要4元澳幣,就是手推車,你沒看錯,在機場都會用到的那個手推車。這還不打緊,最摳錢的東西是救護車和消防車,叫一次救護車或消防車,你要付1000澳幣(台幣30000),反正只要你要救護車或消防車出動就要1000澳幣,不管到時候你有沒出事都一樣。還有其他很多在台灣覺得不可思議的的地方都要花錢或是要付的錢太多,例如醫院住一晚要5000澳幣,自己換算吧,我可能進去看個醫生就溜出來了。

不過澳洲有保險可以讓你一年繳70元澳幣讓你哪天不幸用到救護車時可以只花70元不必花到1000元來讓你想該自己忍痛走到醫院還是叫救護車 ?

回到費茲羅花園,繞著花園外圍走一圈大概要15分鐘以上吧,這樣知道多遠了嗎,大概就是壢商到前站少一點點的距離而已。

費茲羅公園,庫克小屋 

▲庫克小屋

費茲羅公園

▲公園一角

這草地超舒服的

▲那草地很有水分,躺著超舒服也不會刺刺的

 

早上的市區觀光結束了,下午還有一點點,不過在這中間還有一個行程,我們要去搭蒸汽火車,但是在去搭蒸汽火車之前要先吃午餐。

這天午餐在姑姑餐廳吃buffet,自助餐不特別,在澳洲天天都在吃,不過這個餐廳還有人在旁邊伴奏,而且演奏者知道我們是台灣人還特別演奏了幾首台灣的歌,不過我沒有一首會唱,正確來說是不管他演奏甚麼歌我都唱不出來 XD

而且每首都耳熟能詳喔,不過因為我這個音痴,所以即便我聽過也不會去記歌名,但是我知道有一首歌是原住民的那首民謠「高山青」 ...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 ~~ 啊 ~~  ... 。」另外幾首我叫不出歌名,但是你們一定都聽過。

還有一個這間餐廳之所以叫咕咕餐廳是因為這個餐廳有全世界最大的咕咕鐘,不過我在那待了一小時多都沒聽到咕咕叫,好像是它壞掉了 ?

古老的火車站

▲咕咕餐廳前

咕咕餐廳,世界上最大的咕咕鐘

▲世界上最大的咕咕鐘

 

現在真的要去搭蒸汽火車了,這不是假的蒸汽火車喔,是真的燒煤在催動引擎在跑的車喔,不過沒有很快就是了,但是搭到這種很復古的火車真的很不一樣啦 ~

這個蒸汽火車鐵軌曾在195X年(我忘了幾年)時因為一次的山崩毀掉,當地的居明在這之前都是靠這個蒸汽火車上下山的,所以就要求政府要幫他們修復這個鐵道,不過最後政府只出了一點點的錢,剩下的都是當地居明到處去募款來的金費,一直到199X年(我還是忘了)才全部完工,現在變成觀光業。

然後政府說,當地的人要每個禮拜要花兩三天的幾個小時去當義工,就是當那個火車站的服務員,不過有這種閒時間的人通常都是退休人士,所以那個車站的服務員幾乎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不過看起來還是相當有活力啊 0.0

另外這個火車的坐法很不一樣,小學老師教導坐車不要把頭、手伸出車外,但是這火車就是偏偏要違反這個常理一定要把頭腳手都伸出窗外,只是坐久了腳會有點麻而已。

我

▲我的頭、腳、手都在外面吧 :)

這種火車要把頭腳手都伸出窗外喔 !

▲大家都是這樣坐的

蒸汽火車側面

▲火車頭冒出一堆黑煙

蒸汽火車

▲蒸汽火車頭

 

▲電視上才有的畫面出現在我眼前了

搭火車的途中看到人跟他們揮手他們都會回應你喔,不過有個開車的大叔好像揮得不是很情願 XD

 

回到墨爾本市區後,繼續剩下的一小段市區觀光,其實也不是甚麼觀光了啦,搭了一小段墨爾本的城市電車,然後沿著段亞拉河走一小段,亞拉河是墨爾本唯一一條河流,是供應整個墨爾本水源的河流,而這條河剛好呈東西向把墨爾本分成南北兩邊。

墨爾本的城市電車已經有百年歷史了,第一代車種在1901年就誕生了,後來陸續有第二代、第三代的車種,不過第一代車種還是沒有被廢除掉,好像被拿來當觀光用吧。

電車上的司機只負責開車不負責售票或看你有沒有付錢,售票的機器在門旁邊,而且他的售票機是按時收費不是按站收費,不過詳細是怎樣收費忘了。

我們搭看起來很古老的紅色電車就是第一代的車種,觀光用車是免費的,有些是綠色的,很少就是了。

城市電車(這是1901年的車,現在是觀光用)

▲第一代車種

城市電車

 ▲這是第三代低底盤的電車

 

話說這條河看起來滿髒的是因為上游的淤泥汙沙被沖下來,所以整條河看起來濁濁的,澳洲的水跟日本一樣可以直接生飲水龍頭的水喔 !

另外就是澳洲一直都有在限水,只是等級不同而已,所以他們洗碗盤也很節儉,有時候把洗碗精抹一抹就拿起來晾了,就是沒有把泡沫沖掉的意思,你會想那這要怎麼拿來盛食物吃東西 ? 澳洲的洗碗精是可以直接吃的,每個澳洲人都是這樣吃長大的,看他們也活得好好的各個都很大隻啊。

其實走這段路就是要看墨爾本的市景啦,因為墨爾本的市中心都高樓林立,在河旁邊才比較看得到全景。

亞拉河岸

▲亞拉河岸旁,導遊說他之前有帶到一團有個小男孩掉到河裡 = =

全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

▲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大樓

一開始提到那個Q1也是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那哪個才是最高的呢 ? 會有兩個最高是因為如果把Q1上面那根長長的避雷針計進去的話Q1就是最高的住宅大樓,但是如果只論有住人的最高高度的話就是這棟了,所以要怎麼評論呢 0.0 ?

這天終於可以早點回旅館睡覺了,七點多到旅館我倒在床上就睡到十點才起來。

 

墨爾本在1852年左右發現有大量的黃金,因此很多人就跑到墨爾本這邊來掏金,所以墨爾本在之前又稱為新金山(美國有舊金山),不過大概三年的時間就被掏光了。

墨爾本靠著這些黃金建立起這個都市的,墨爾本跟隋朝的大興城一樣,整個城市的道路呈棋盤狀,墨爾本東西和南北向的道路個由九條路組成,這個區域就是墨爾本市中心了,一出墨爾本市區,就幾乎看不到超過三層樓的房子了,所以你看到周圍高樓林立就是墨爾本市區啦~

在都市更新的時候曾經有想過要把城市電車廢掉,但是墨爾本人比較懷舊,所以就一直把城市電車留到現在,在道路上也幾乎看不到公車,我去了兩天只看到兩輛,而且我還不確定那是不是在城市裡跑的公車。

澳洲估計在2020年墨爾本的人就會正式超越雪梨成為澳洲最大城市,不過墨爾本這幾年人口成長太快,應該會漸漸在市區周圍繼續擴大吧 ~

 

 

 

又是一個趕飛機的早晨,不過這次沒有前兩天那麼趕,因為墨爾本跟雪梨只有一個半小時,而且飛機也沒那麼早,但是人卻多了。

墨爾本機場

▲墨爾本機場

 

這天跟第二天在布里斯本第二天一樣只去一個地方,藍山國家公園,雖然它叫藍山,但是藍山咖啡是在牙買加生產不是在澳洲,會叫名字純粹因為這座山名字叫藍山(Blue Mountain)。

藍山國家公園

▲藍山國家公園

以前這塊地是挖煤的地方,但是後來忘記甚麼原因就沒再挖煤了(忘記導遊說甚麼了咩),這些工人以前就搭著鐵鍊車上下山,鐵鍊車的傾斜角度超過52度角,上面的椅子不是平面的是有點往後凹的,就像英文字母L整個字往後倒30度左右的形狀。

鐵鍊車入口

▲很像雲霄飛車軌道吧 XD,我們要從這裡下去

到了下面後馬上就可以遠遠眺望藍山著名的三姊妹岩石,傳說因為戰爭,某個部落的族長要隱藏她們三姊妹,所以用魔法暫時把她們變成岩石,但是不幸這個族長卻戰死了,而這三姊妹也變不回來了,所以就變成現在的三姊妹岩石了,當然這種鬼傳說有人信有人不信,我應該是後者吧,不過有個故事總比較好吧~

藍山國家公園,三姊妹岩石

▲三姊妹岩石

看完三姊妹岩石後我們走了一段步道到纜車的地方,搭回剛剛鐵鍊車入口那,沿途步道大概是在說之前煤礦工人的歷史之類的,沿路上的風景還滿美的,感覺跟台灣某的地方很像但是又想不出來 ...

藍山公園

▲步道

挖煤的路口,超涼的,好像是因為有風洞吧

▲挖煤礦的入口

這個挖煤礦的入口很涼,感覺很像在吹冷氣,忘了啥原因。

走到纜車站後,站了很多人,至少有70個人吧,原本以為要等好幾趟的,結果那纜車跟普通的纜車不同,超級大的,一次就塞進剛剛看到的一整群人 ..

纜車

▲纜車

回到剛剛做鐵鍊車的入口後往另個方向走去,搭了一小段的車繞過一個山頭到回音谷,回音谷就是剛剛三姊妹岩石的下方,剛剛是在鐵鍊車下面遠遠看,現在是要直接到三姊妹岩石旁邊,不過只能看到側面,表示只看得到其中一個。

走到回音谷大概要10分鐘左右,然後要下一個超級陡的樓梯,不過這樓梯還是沒有黃山那個一線天的樓梯恐怖。

樓梯下到一半看到三個女生,她們叫我幫他們拍照,然後她們好像看到後面還有人(我後面剛好是領隊),就叫我跟他們一起拍照。

他們要我跟她們拍的

 ▲下面就是回音谷

藍色衣服的好像是希臘人(頭髮),澳洲是很多外國人的地方,所以基本上甚麼髮型顏色都有。

走完回音谷之後今天行程就沒有了,你一定很納悶就這樣喔 ? 對,今天就這樣,完全不是重點的一天,我自己也覺得怪怪的,而且在藍山停留的時間大概才1小時半左右吧,跟來往藍山共四小時完全不成比例 ... 。

 

在澳洲剩兩天了,這兩天也是這趟澳洲旅中最豐富的兩天吧 ! 兩天行程跟藍山完全不同排得滿滿但是又不向前三天搞到很晚才回到旅館,所以玩得很滿意 XD

雪梨有三大地標一定要看,通常也一定看得到,因為三個地標相差不遠,分別是雪梨塔(Sydney Tower)、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

美好的早晨美中不足的就是早餐,不過我早餐都吃得少少,兩顆麵包、一點點蛋、一杯牛奶解決,說早餐不好吃的是我爸媽他們。

吃完早餐先到王家公園把雪梨歌劇院和港灣大橋收進眼底,雪梨港灣附近有很多個小岬灣,雪梨歌劇院坐落的地方和王家公園都在其中,所以王家公園的岬灣看雪梨歌劇院和港灣大橋的視野是最棒的,還可以看到一部份雪梨市景。

雪梨歌劇院和港灣大橋

▲雪梨歌劇院和港灣大橋

摁 ...

▲摁 ...

▲這是雪梨海灣附近,大概移動了150度吧

 

離開王家公園就真的要進去雪梨歌劇院內參觀囉 ! 要進去參觀還要預約,只能進去半小時,有解說員會講解歌劇院之類的。

整個歌劇院由十個扇貝組成,就是你們看到那弧形。裡面其實很樸實,沒有甚麼華麗的裝潢,但是裡面的建材都有特別挑過,地板上的每塊大磚還是用螺絲鎖起來的,只要有壞掉就可以把螺絲卸下直接換上另塊地磚。

扇貝適用瑞典陶瓦磚鋪成,而且經過特殊處理,所以不怕風吹日曬雨淋。

每年歌劇院大概有200多部的歌舞戲劇在這表演,要表演至少要在半年前甚至一年以前就先預約,而且門票都不貴喔,依據座位的劃分最好的位置大概90澳幣,其他位置價格遞減,折合台幣也不過2700元,我不是說這價錢我花得出來,是說看表演花2700坐在好的觀眾席看比較起來算便宜了。

歌劇院每個座位都可以清楚得到舞台,舞台背面有個超大的管風琴,光是那個管風琴就造了10年,然後花了2年調音(不要問我管風琴是啥,柯南某部電影版有或自己去查 0.0),廳裡面的各材質是尤佳利樹的木材。

歌劇院外的扇貝和歌劇院內部的結構設計是兩個不同設計師設計的,外面的扇貝是一個丹麥的設計師烏榮(Jorn Utzon)設計的,內部結構是澳洲本土設計師設計的,所以外面的扇貝跟裡面的構造是分離的,也就是說,扇貝裡的建築是可以隨時移除掉的。

雪梨歌劇院外

▲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旁

▲雪梨歌劇院旁

地板是鎖起來的

▲地板都是釘起來的

雪梨歌劇院裡面

▲面海側

雪梨歌劇院樓梯,我並沒有要拍那個比ya的媽媽

▲往歌劇廳裡的階梯

雪梨歌劇院裡面,滿壯觀的

▲建築結構

當時要造這個歌劇院時,澳洲政府邀請了世界各地的設計師設計歌劇院草圖,但是大部分都是方形很普通的設計稿,最後被選為設計稿的丹麥設計師烏榮(Jorn Utzon)的稿子上其實只是很凌亂的畫了幾個扇貝而已,所以在剛開始評選的時候這張草圖是被過濾為不要的,但是有另為評選員因為班機延誤所以晚一天到澳洲,他重新評選那些被淘汰的看到這張凌亂設計稿很有創意便決定用這張稿來當作歌劇院的設計圖。

雖然設計圖是有了,但是當時的科技卻不知道要怎麼造出這種形狀的建築物 ? 然後又找了世界各地的建築師來,但是沒有人會做,後來是澳洲人自己搞定的。

當時的政府原本只願意出三千萬澳幣來造這座歌劇院的,但是最後卻花了一億多的澳幣(差點讓政府破產),整個歌劇院的工程共歷時了13年左右的時間。

在建造期間因為經費問題、建築技術上的困難和大大小小的問題,最後烏榮離開了澳洲,然後在也沒有踏回澳洲的土地上過,他大概造了偉大建築之一的設計師唯一沒有回去看過自己的作品的人吧(他在2009年去世)。

(因為歌劇院聽裡面有版權,所以不能拍照。當時管風琴被黑布遮住,所以我實際上也沒看到有點可惜)

 

這天的午餐要船上吃,一個小遊艇上吃飯,那遊艇在雪梨海灣內游一圈(沒有出海),大概一小時左右的時間。沿途的風景都超棒的,不同於市景的高樓大廈,那數棟只有不高的房子座落在小山丘上真的很漂亮,百看不膩喔。

而且站在甲板上吹風很舒服,只是我很怕拍一拍相機就落入海底,好險它很平安的跟我回到台灣。

上船

 ▲上船

船上拍的,港灣大橋下

▲港灣大橋下

船上拍的,雪梨歌劇院個角度1 船上拍的,雪梨歌劇院個角度2 船上拍的,雪梨歌劇院個角度3 船上拍的,雪梨歌劇院個角度4 船上拍的,雪梨歌劇院個角度5 船上拍的,雪梨歌劇院個角度6

▲雪梨歌劇院個角度(我在船裡面有窗戶反光)

船上拍的,雪梨港灣

▲雪梨塔、雪梨歌劇院(被大半被擋掉)、港灣大橋

船上拍的,那只是小海灘

▲小海灘

船上拍的

▲船上風景

  

▲我在船上轉了一圈

 

下船後,坐車到剛剛提到的南岬公園,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整個雪梨的三大地標,只要你近視沒太嚴重的話。

上面照片那個小海灘其實就是南岬公園,海灘的另一側是懸崖,可以看到整個南太平洋,邊崖下有被海浪刮出的豆腐岩,而且浪花都白白的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很美喔。

很有fu吧

▲外國才有這種情景

南岬公園,南太平洋岸邊

▲南岬公園,豆腐岩和浪花很漂亮

南岬公園,南太平洋,豆腐岩很帥

▲南岬公園,南太平洋

 

在南岬公園短暫停留後往雪梨最有名的海灘聖地-邦黛海灘(Bondi)前進,在車上導遊問我們有沒有人要換泳衣去玩的 ?

不過我印象中整個旅程沒有人提到可以下海去游泳,所以那時我想車上大家都是滿頭疑問"可以游泳喔 ?"、"有說要帶泳衣喔 ?"

邦黛海灘人真的是爆多的,不過我跑到旁邊的咖啡廳去避暑了,那邊的街景跟黃金海岸很像,都是拿著衝浪板穿著簡單衣服就往海灘去。

那邊有個百香果草莓優格超級好吃的,沒幾分鐘就被我和我姊喀光了。

邦黛海灘

▲邦黛海灘

邦黛海灘是一個半月型的形狀,全長也只有長一公里多而已,沒有很長,但是浪真的很適合玩海上運動 ~

▲邦黛海灘

 

離開邦黛海灘又回到剛剛的港口去,去水族館,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水族館,裡面有很多奇怪的生物,然後我看到了海象真實的面貌,只能說真的滿醜的 ...

上次逛水族館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時何日了,我印象中的台北水族館也不知道消失在幾年前的小學哪個年級裡了,真的很久沒進過水族館。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海象被稱為美人魚 ? 我 一‧點 都不覺得牠很美,等下往下拉看到他的嘴巴你還說他美只能點點點給你看了。

在水族館裡當然要拍些奇怪的生物啦,這個世界真的是很奧妙,奧妙到詭異,為什麼有那麼多雜七雜八長的怪裡怪氣的生物存在 ? 不過說起來人也是一個滿奇怪的生物吧 ...

海象,好醜喔

▲請問牠美嗎 ?

長頸烏龜

▲長頸烏龜,一直游來游去,我為了拍這烏龜按了20幾次快門

海龜搞自閉

▲海龜也搞自閉

海龜的屁股

▲海龜的肛門,應該吧 ... 我真的很無聊

水族館的企鵝

▲這就是上面在飛利浦島提到的神仙企鵝

 

走出水族館後就快七點了,這時候雪梨才剛要天黑而已,在達令港附近拍拍照,其實沒甚麼好拍的欸說真的,達令港晚上是晚上同性戀聚集的地方。

雪梨港灣附近

▲達令港

雪梨港灣某觀光橋上

▲達令港旁邊的橋,上面是單軌電車

 

晚上本來要停下來去雪梨的紅燈區走走的,簡單說就是十八禁的地方,不過我們這團10歲以下的小孩就有10隻,所以就沒下去走了,而且這個地方滿亂的,可能有愛滋病患者會拿針筒隨便插你,導遊說的 -  -

還有我的相機只要拍的東西太暗,就會變成夜景模式(我都讓相機自動設定),所以跟高感光的模式一樣都沒有防手震,而且拍一張截圖的速度滿慢的 ...。所以我拍到甚麼全都是一團光不知道是啥攪在一起,所以幾乎都被我刪光光了。

紅燈區

▲紅燈區

紅燈區是一個區域,這張圖好像是要出紅燈區的照片吧 ... 剛好停紅燈所以不會有車一直動,相機拍出一團糟的照片。

 

(這天結束了 ! 我文章打到這也快瘋了,再接再厲 - -)

 

最後一天在澳洲了 ! 今天比較晚出發,九點半才集合,所以睡得滿飽的,不過我這個人大概是怎麼睡也睡不飽吧 ... 只要一到車上就會自動進入睡眠模式。

一早就一直在想,我晚上就要離開這了,然後第一次有別人說感覺昨天才剛開始今天就結束那種幻覺,就是我覺得這幾天快的不可思議,我不是沒多久前才到澳洲嗎 ?不過仔細想想,我該走過的景點都走過啦,所以我一定不是昨天才到的澳洲的,通常這種幻覺在幾秒內會被我消除,因為我在現實不在夢境。

雪梨歌劇院參觀過了,還有兩個雪梨地標沒去,當然就是留著今天去囉,所以第一站就是雪梨塔,不過這個塔並不怎麼高的說,而且到上面也沒很大,繞一圈觀景台一下就回到原點了。

重點是這座塔還不是標準的塔,他是在一個五層樓的建築物上又再延伸出的一根塔柱,不過塔型滿美的就是。

一到上面就很煞風景,因為有棟建築外觀很單調幾乎可以說是不對風景的大樓就「擋」在雪梨塔前面,只比雪梨塔矮一點而已,害我想拍遠一點的雪梨塔,整個主角都會被那棟大樓搶走。還好其他的街景、市景還滿好看的。

雪梨塔上

▲雪梨真的很漂亮

雪梨塔上,雪梨市景,有沒有看到小小的歌劇院

▲就是這棟煞風景,有看到小小的歌劇院和黑黑的港灣大橋吧

雪梨塔上(藍藍的反光我沒辦法)

▲街景,反光沒辦法,右邊是海德公園(跟英國那公園同名)

 

下塔後去雪梨最大的漁市場中心,不過這個爛地方我應該不會再去了,會說他爛不是因為魚腥味很難聞,是那爛餐館 -  -

這天的午餐是自理的,一樓有很多很新鮮的海鮮,你可以跟攤販(店員都是華人)點海鮮然後找座位坐下來吃,不過座位滿少的。

而且一樓很多人,所以我們就到二樓的餐館去,也是華人開的,然後點了幾個燒賣、一鍋蛤蠣湯、和一條清魚(不知道啥魚)吧。

蛤蠣湯大概十來分鐘就上來了,不過那條魚等了半小時就是沒上來,又過了四十分鐘我媽就跑去找櫃台說了,但是催了也還沒到,一直說再兩分鐘、再三分鐘,過了一小時多那條魚終於出現了,不過我爸也不高興了,等那麼久誰都沒耐心的嘛 !

最重點的是,那條魚沒熟,一小時煮熟不了一條魚是技術太好嗎 ?  如果不是那就是這條魚是在10~20分鐘前被丟上瓦斯爐上煮的,同時也意味欺騙消費者阿。

還有這家餐館超貴的,那條魚台幣6000多塊,還好沒吃不用付錢。

雖然這樁事件還有恐怖的價格讓我對那家餐館敬而遠之,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那餐館人超級多欸,不過很多大陸人就是會讓我不是很舒服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我不喜歡那種感覺吧。

話說那個蝦燒賣滿好吃的 !

沒熟的魚,骨頭上還有血絲

▲沒熟的魚,有血絲

漁市場

▲雪梨漁市場

漁市場

▲漁市場一樓

一堆海鷗在搶肉

▲在搶肉

這群海鷗很好玩,那塊肉不知道被哪隻海鷗找到,結果一堆海鷗蜂擁而上在搶那塊肉,但是一有海鷗搶到肉就會被其他海鷗弄到地板上,我看那片肉至少掉到地板上超過五次,鮮紅色的肉都快變黑色了。

 

離開不開心的漁市場,又要去藝術館了,這已經是第三個藝術館了吧,不過前兩個都在墨爾本,這次要去的是新南威爾斯藝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新南威爾斯是雪梨這個省的省名。

這個藝術館很大,認真看會走到腿軟那種大,礙於時間的關係,我可能才看了整個館的1/5吧,我覺得歐洲的畫都滿美的欸,而且我很欽佩那些話超大幅油畫的那些畫家,我光用眼睛慢慢看那畫每個細節的地方就要好久了,何況他畫要畫多久 ? 而且油畫好像還很費時的樣子。

這個藝術館裡的原住民作品不能拍照,原因是那些藝術品都是比較粗獷的線條,所以被拍起來,很快就有人可以做出一樣的贗品了。

藝術館的外貌很有有歐洲風,門口就是希臘神殿的樣子,旁邊還有一些希臘神話的雕像還是畫的樣子。

新威爾斯藝術館,門口像希臘神殿

▲新南威爾斯藝術館,這期的藝術展是兵馬俑

 

稍微走馬看花完藝術館,要去看另一個教堂了,跟藝術館一樣,上一次看教堂是在墨爾本,這個教堂跟聖派翠克教堂一樣是天主教,不過這個教堂叫聖瑪麗亞大教堂(St. Maria),和聖派翠克大教堂一樣很大,照全景教堂也很辛苦。

跟聖派翠克大教堂部一樣的是,這個教堂裡面不能拍照,不過大部分的構造跟聖派翠克大教堂一樣,同樣是天主教、同樣是哥德式建築嘛,不過哥德式建築看起來真的很豪氣。

在這停留時間比較久一點,因為下一個景點就在教堂旁邊,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跟英國那個海德公園是同名,但是小得多,但是在雪梨有這塊綠地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了,因為雪梨幾乎沒有地可以種綠色植物了,不過在這個公園大家看起來都很休閒呢。

拍全景之所以會說辛苦是因為我已經過了馬路退到海德公園這端還要走到很後面才拍下整個教堂。

聖馬利亞大教堂,側門出來 

▲側門出來

聖瑪利亞大教堂

▲海德公園和聖瑪利亞教堂

海德公園

▲海德公園

法國送澳洲的噴水池

▲這個噴水池是法國送澳洲的

 

剩下最後一個景點了,也就是剩下那個沒去過的雪梨地標-海灣大橋。

港灣大橋就是每次跨年煙火施放的地點,所以每次跨年前新聞拍到這座橋也一定會拍到雪梨歌劇院,因為雪梨歌劇院就在港灣大橋前面不遠處。

整座港灣大橋很大,尤其你就在它底下時,會覺得自己根本渺小到不行,在上面的海風還滿大的,風景也很好,雖然這幾天一直在雪梨港灣這個區塊繞圈圈,不過就是怎麼看都覺得很美。

海灣大橋的那個拱型是可以爬上去的但是要付錢,上去一次就是3小時左右,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聽說上面很風很大,我在下面都覺得很大了何況上面 ... 。擅自爬的話要罰3000澳幣喔 XD

海灣大橋上,雪梨歌劇院

▲港灣大橋上,我覺得這張是我拍的最好看的雪梨歌劇院

海灣大橋可以爬喔,要錢

▲可以爬上去

港灣大橋旁

▲有點錐哈哈,腹肌不小心被拍出來了 + . +(為啥這張感覺很像合成照片 XD)

大郵輪

▲剛好有大郵輪

 

雪梨市景很漂亮沒錯,不過雪梨的地形很像丘陵,我幾乎看不到一條馬路是平面的,每條路都上上下下而且彎來彎曲,雖然這樣,但是澳洲的路都很平坦喔 ! 而且腳踏車道和公車道也會特別劃分開來,腳踏車道是綠底的,公車道是暗紅色底的,機車很多的奇景全世界也只有台灣有了,澳洲當然不會為了那幾輛摩托車特別劃分,而且澳洲的摩托車通常都是重機,不是台灣的小機車,我有看到一輛,有點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特別明顯,因為真的很少看到,不過我倒是有拍到很多機車停在路邊的照片 XD

難得看到那麼多機車

▲難得看到那麼多機車

在雪梨玩的比布里斯本和墨爾本徹底,幾乎是把整個雪梨灣可以走的地方都走透了,我想我是喜歡雪梨這個城市的,很漂亮乾淨,雖然有點擁擠,但是感覺還算舒適,不過移民來雪梨就另當別論啦 ~

 

港灣大橋是最後一個景點了,所以吃完晚飯就要去機場了。一想到機場就頭痛,我要又開始發呆發到桃園去,發呆太久也是很痛苦的。

我們很早就到機場了,所以在機場的遠望台和免稅商店混了很久才到登機門那邊去等登機。

回程的飛機比來的時候還要久,足足飛了十個小時有,我真的很懷疑我怎麼度過的,當你的屁股離開椅子是要往飛機門走去而不是走向廁所時真的很感動 - ˇ -

 

話說每天至少有一頓buffet自助餐,諧音「包肥」,真的跟變胖拖不了關係 ... 不過我的體質真的很怪,就算每天都這樣吃我回到台灣還是沒胖 XD

下面這影片是所有buffet最大的一家吧,我繞一圈都要好久了 orz

▲buffet

每天自助餐真的很爽,但是偏偏一餐你又只能吃其中幾道 ...  

 

這趟澳洲大概是我出國玩那麼多次玩得最豐富也最好玩的一次吧,屏除調那爛餐館,還有閃光燈的小插曲,其他都很好,這足足七天的旅程真的很棒 :)

 

如果你真的很認真地看完了這篇文章我會很感激你的,因為這篇文章我至少打了八小時,將近1萬6000字,還有超過100張照片,打到手軟 ...

 

>>繼續欣賞照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冰塊 的頭像
    冰塊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The Comfort Zone

    冰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